自然资源部晒出我国矿产资源“家底” 矿业绿色发展取得
人民网北京12月3日电 (记者杨曦)矿产资源家底数据是基本国情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近日,自然资源部发布的《中
文 /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高焓
通讯员 李国全
(相关资料图)
图 /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巍 实习生 林健
" 家属的感谢让我感受到了工作的价值。" 写得一手大气的挽联,用心构思每一场告别仪式,9 年来,"90 后 " 湘妹子刘小庆一直坚守在广州市花都区殡仪馆业务员的岗位上。" 在送别中为逝者亲属带去慰藉,这是一个殡葬人应该做的。" 她说。
因一句 " 再见 "坚定留在殡葬行业
高中时,因为电影《入殓师》,刘小庆意识到,看似冰冷的殡葬行业也有着温情的一面。抱着好奇,2011 年刘小庆进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修读殡仪服务专业。
在刚开始学习时,面对这份与死亡打交道的工作,刘小庆既好奇又害怕。但当真正深入一线实习后,这些担忧都烟消云散。刘小庆回忆,一个雨夜,一位年轻的母亲穿着全黑的衣服牵着女儿来到殡仪馆," 女儿想见爸爸。" 这位母亲哽咽着说,上午她送丈夫来殡仪馆时,女儿没有来。虽然殡仪馆的师傅们都下班了,但看到这对孤零零的母女,刘小庆不忍拒绝。
看到逝者的脸,母亲已大哭起来。小女孩不停地呼唤 " 爸爸 ",边哭边问:" 爸爸为什么不回答我呢?" 看到这一幕,刘小庆的眼泪已在眼眶里打转,劝了良久,这对母女才不舍离去。小女孩一边走,一边回头看," 我的心又被重重地一击。" 刘小庆说。一周后,这对母女来殡仪馆办理后事。在办理完手续安排火化之前,母亲拜托刘小庆将女儿带离火化车间," 不想让女儿见到这一幕。" 小女孩一直在哭,刘小庆一边为她擦拭泪水,一边安慰说:" 你爸爸只是去旅行了,等他周游完世界就会回来陪你的。" 她半信半疑地望着刘小庆说:" 那我要去跟爸爸说一句‘再见’。"
" 那句‘再见’,绝望中透着希望,一直让我的心难以平静。" 近八年过去,刘小庆至今仍难以忘怀这一幕:作为殡葬工作者该如何安慰弱小又坚强的心灵?带着这份思考,刘小庆在毕业后坚定地选择留在殡葬行业工作。
讲出最用心的道别
2014 年,毕业后的刘小庆进入花都区殡仪馆。业务洽谈、司仪主持、挽联书写、插花……在不同工作岗位的历练中,她逐渐成为一名 " 多面手 "。这些心血都凝结在告别仪式当中," 我很重视每一场告别仪式,因为这不仅是生者与逝者最后的道别,更是生者表达内心悲伤的最好方式。"
每一场告别仪式前,刘小庆都会和家属沟通,了解逝者的生平,将逝者的过往凝结在挽联和悼词中。创作每一副挽联、每一篇悼词,刘小庆都想要在有限的篇幅中留下逝者最精彩的过往,让家属得到慰藉。刘小庆回忆,有一场告别仪式,没有悼词,也没有答谢词。逝者的妻子写了一封信,回顾了两人以信相识、相爱多年的点点滴滴。然而,在仪式开始前,妻子已伤心到无法诉说。刘小庆接过信,读到最后还是没能忍住哭腔。" 这是我读过的最美的信。"
从业近十年,刘小庆在告别仪式中见证了人们表达哀思的方式日益多样化。" 不少家属没有选择传统哀乐,而是会选择逝者生前喜欢的歌曲。" 刘小庆说,花都区殡仪馆的告别厅有一台钢琴,时常用逝者生前最爱的旋律道出最后一声再见。" 个性化的仪式,让冰冷的告别多了一丝温度。" 刘小庆说。刚入行的两三年,刘小庆时常会跟着家属的悲痛陷入其中,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平复心情。见过了太多生离死别,刘小庆更加珍惜当下,即便和亲人遇到矛盾,她也会用更加温和的方式来沟通。一份看似冰冷的工作让刘小庆变得更为坚韧,这份坚韧也让她成为逝者亲属的心灵支柱。
刘小庆还记得,入学第一课,老师曾说:" 作为一名殡葬工作者,要以慈悲为怀之心,让每一位逝者安详走完最后一程。" 这一叮嘱,刘小庆坚守到了现在。 ( 更多新闻资讯,请关注羊城派 pai.ycwb.com )
来源 | 羊城晚报 · 羊城派
责编 | 何昱
校对 | 彭继业
关键词:
Copyright 2015-2022 西南艺术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8 联系邮箱:39 60 29 14 2@qq.com